新冠疫情肆虐,各大行業都深受打擊,消費市道相當疲弱,可謂百業蕭條。當中首當其衝的,便是衣食住行中的服裝業。不論是主打戶外運動服裝的Under Armour,還是速食時裝龍頭H&M及UNIQLO,都無一倖免。然而,有一個休閒服品牌卻成功化危為機,成為逆市奇葩,這就是加拿大年輕品牌lululemon。
疫情下Lululemon仍然活躍,銅鑼灣希慎店在日前重新裝修開幕。(圖片來源:互聯網)2018年總資產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lululemon,其實只是個成立了22年的新興品牌,不過成長神速,成立不足10年便進駐納斯達克及多倫多證劵交易所。在近10年,品牌更積極對外擴張:2014年在倫敦開設歐洲第一家零售店、5年前進軍中國,在天貓開設旗艦店。而今年的業績更為亮麗,品牌價值足足提升了40%,成為了疫情下增長最快的公司!
與Swarovski 聯乘的瑜伽褲,售價$6,588!(圖片來源:互聯網)只要你主動問問身邊的女朋友或女同事,不難知道lululemon是冒起速度最快的瑜伽服裝品牌之一。近年瑜伽大行其道,置身於瑜伽潮流,定位為瑜伽用品品牌的lululemon自有其優勢,也不難理解為何lululemon的女性顧客佔比高達7成。除此以外,品牌亦一直以兼具風格、質量與性能的產品見稱,深受用家好評。早前lululemon更聯乘Swarovski,推出全球限量150條的Wunder Under水晶瑜伽褲,褲管鑲有水晶,盛惠港幣$6,588,盡顯「霸氣」。
品牌大使與嘉賓林德信平起平坐,可見lululemon對「Educators」的重視。(圖片來源:互聯網)然而,在現今的世代,消費者日益重視產品的性價比。除了主要用途外,他們亦會考慮該產品是否能夠「一物多用」。作為瑜伽服潮流的開創者,lululemon的運動休閒服,既可以用於日常鍛煉也可外出穿著,這才讓用家厧意入手。不過更重要的是,lululemon賣的不是衣服,而是生活態度。
尖沙咀海港城分店,乃全港最大的lululemon分店。(圖片來源:互聯網)在全球,絕大多數的lululemon商店,不僅是售賣服裝的場所,商店也兼作瑜伽和健身工作室。品牌積極邀請當地的瑜伽老師及健身教練成為「品牌大使」,並在店內開設免費課程,凝聚一眾瑜伽、健身愛好者,以及一群生活方式與品牌理念相匹配的用家,推動他們成為品牌追隨者。lululemon同時通過每年一度的「造勢大會」SweatLife Festival,將潛在客戶一網打盡。
每年一度的SweatLife Festival,猶如瑜伽造勢大會。(圖片來源:互聯網)無可否認,疫情對lululemon的營業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不過憑藉龐大的品牌粉絲群,以及一連串線上活動,lululemon成功在逆市中突圍而出。由此可見,只要回應得當,危機亦可輕鬆化為轉機。